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一段话,要求符合语境,语言得体。
某医院某病房6床、7床是两位心脏病病人,6床病人血压170/90,7床病人血压130/80。6床病人家在外地,探望的人不多,总在安静地休养。7床病人伙食丰富,少吃多餐,他是大户人家,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像连续举行聚会。他家雇的护工刚从农村来,嗓门特别大。7床病人很过意不去,对6床病人说:“ 。”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他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呱呱坠地,科学救国是他不变的理想,他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二十年,但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却属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高山仰止,音容宛在,一个关于生死的答案亘古不变,但最重要的是在走过的道路上留下惊世骇俗的财富。
| A.呱呱坠地 | B.高山仰止 | C.亘古不变 | D.惊世骇俗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缜密/嗔怒游说/说服两讫/屹立 |
| B.安宁/宁可 精辟/辟谣湛蓝/暂且 |
| C.造诣/肄业纤毫/翩跹累赘/连累 |
| D.呜咽/拖曳浩淼/渺茫处方/处境 |
把后面的句子依次填到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1)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防洪抢险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①难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
②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
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
④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尽管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一些单位的人才至今还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
| B.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冷静地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
| C.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
| D.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工程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
| B.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 |
| C.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 D.教育是至高无尚的事业,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