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下图中a、b、c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
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的处理条件是此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 |
| B.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pH不同造成的 |
| C.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 |
D.三条曲线的差异 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实验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可以研究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 B.用18O标记H2O和CO2能有力地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和利用途经 |
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杂交后得到F1,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和自由交配,则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 A.A基因频率相同,Aa基因型频率相同 |
| B.A基因频率不同,Aa基因型频率相同 |
| C.A基因频率相同,Aa基因型频率不同 |
| D.A基因频率不同,Aa基因型频率不同 |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l,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
|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
| 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
|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
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链都用32P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 B.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 C.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所在细胞两两相等 |
| 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所在细胞两两相等 |
下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
| B.③过程中最终合成的物质相同 |
| C.催化①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相同 |
| D.②③过程中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