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爱好者在我国福建省某城市固定在某地点观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迭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轨迹图。依上述拍摄手法,他在某天(地方时l8时l7分日落)拍摄日落轨迹Yl,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日(地方时l8时38分日落)在原地又拍摄一次,得到轨迹Y2将两次的日落轨迹重迭如图5所示,据此读图回答l0—11题。
10.他第一次拍摄日落轨迹那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7°,该地纬度最接近
A.38°N B.35°N C.26°N D.19°N
11.他两次拍摄日落轨迹的日期分别可能是
A.4月5日、5月4日 B.7月1日、8月1日
C.9月l0日、l0月9日 D.11月8日、l2月l0日
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
C.公平性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的义务是公平的 |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
与下列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 B.森林破坏 |
C.水土流失 | D.土地盐碱化 |
某城市地处平原,下图是该城市及郊区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城市所处平原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海洋气候 |
图中③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工业区 | B.居民住宅区 |
C.科教文化区 | D.中心商务区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 B.广东、福建 |
C.海南、贵州 | D.辽宁、山东 |
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 B.交通设施落后 |
C.煤炭消耗量大 | D.第三产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