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三角梅和扁果菊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角梅光合速率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
B.15℃不一定是扁果菊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
C.在温度相对低的条件下,扁果菊光合速率大于三角梅 |
D.与三角梅相比,扁果菊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 |
下图为某淀粉结构示意图,黑色小圆点表示葡萄糖,葡萄糖之间以糖苷键相连。A、B、C表示三种淀粉酶,箭头表示其水解位点。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淀粉酶A水解淀粉,不能得到单糖和二糖
B.用淀粉酶B水解淀粉,产物为蔗糖
C.用淀粉酶B水解淀粉,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处理呈砖红色
D.用淀粉酶C水解淀粉,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处理呈砖红色
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
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类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注:每类家庭人数为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一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显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1966年,苏格兰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尔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该鼠生长不良,繁殖力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后来有科学家对裸鼠进行解剖时发现,裸鼠体内胸腺缺失;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而F1个体间自由交配的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裸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 |
B.裸鼠易感染疾病的原因可能与繁殖力低下有关 |
C.裸鼠性状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D.F2正常鼠中与F1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1/3 |
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黄脂雌兔杂交,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162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80只,无脂兔41只。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亲本白脂兔和黄脂兔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和Aabb。
B.根据上述F2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1中一只黄脂雌兔和白脂雄兔,正常减数分裂都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