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
精确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告完美落幕,这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月技术实现了重大跨越。据此回答6—9题。空间探月技术是
| A.具体科学 | B.社会科学 | C.哲学 | D.逻辑学 |
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
|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 A.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突破。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十二五”规划与以前的规划最大不同在于过去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追求“国富民强”到追求“民富国强”的转变体现的哲学思路( )
①我国现阶段主次矛盾的转化 ②量变基础上的飞跃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坚持最高价值标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经过中国科技工作者长期艰苦的努力探索,2010年10月1日,我国的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并进入环月工作轨道,按计划成功开展了各项科研实验与轨道测试。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是可以被人们认识、把握和利用 ②办事情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④办事情必须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风险挑战很快就过去 |
| B.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风险挑战让我们失去了重要战略机遇 |
| C.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不要在意风险挑战 |
| 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风险挑战只是形势发展中的支流 |
抗生素一方面可以杀死细菌,另一方面也会使细菌产生耐药基因,它的滥用导致了“超级细菌”的产生。研究人员需要了解“超级细菌”的耐药机理,才能有针对地找到破解的“钥匙”。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 )
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②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④认识规律才能利用和改造规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决定首先在西部探索资源税改革。关于资源税的改革问题,现在中央已明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展开。国务院资源税改革试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 C.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