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开始逐步显现,随后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发全球危机。据此回答18-20题。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表明
①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④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几年前,一则关于消费观的故事在中国传为佳话: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里见面,美国老太说,就快把房贷款还完了,中国老太说,就快把盖新房的钱攒齐了。如今,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结局:美国老太赶上了次贷危机,没钱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了。中国老太则庆幸没有贷款盖房,否则也成负资产了。这体现了

A.世界是瞬息万变的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效果已经充分显现,中国经济2009年“保八”无忧。这表明

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物质决定意识
C.要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A.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宋朝陈模说:“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其所学甚大。”陈模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A.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C.关于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原理
D.关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理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这句话主要指出了()

A.先有内因,后有外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这副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胡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讲话中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科学理论对人类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D.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