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野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有耐粗饲、瘦肉多、抗病力强等特点,在市场上畅销,价格较普通猪肉高出数倍,所以目前有不少地区专门为家猪与野猪配种,进行大量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猪和家猪能杂交这一点说明它们是同一物种 |
B.体现了杂种优势 |
C.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精子库 |
D.这是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体现 |
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黑色:褐色:白色为:
A.9∶4∶3 | B.12∶3∶1 | C.9∶3∶4 | D.9∶6∶1 |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去掉,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3∶1 B.5∶1C.8∶1 D.9∶1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A.1/4 | B.1/6 | C.1/8 | D.1/16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产生F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F1产生的花粉遇碘1/2变蓝色,1/2变橙色
B.F1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遇碘3/4变蓝色,1/4变橙色
C.让F1植株与糯性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遇碘1/2变蓝色,1/2变橙色
D.F1植株自交所结的、遇碘变蓝色的种子中纯种占1/2,杂种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