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某地在一天中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当太阳运动至③位置时,太阳高度(θ为42°)达一天中最大,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
A.69°N,90°E B.21°N,90°E
C.69°N,150°E D.69°S,90°E
2.当该地地方时为21:00时,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 (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关于图示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适合在黄河站(78°5′N, 11°56′E)进行科学考察
B.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出现极昼现象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D.我国大雁正往南飞
下面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经济腹地广阔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和1月份O℃等温线位置图 ,回答各题。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降水量分布总体趋势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多东少,地形决定 | B.南多北少,太阳辐射 |
| C.西多东少,大气环流 | D.北多南少,洋流影响 |
甲处等温线异常弯曲,原因是
| A.峡湾地貌影响 | B.暖流作用 |
| C.热岛效应 | D.地热异常 |
关于乙丙两个海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特殊因素影响,乙水温可能高于丙 |
| B.地表径流影响,乙海平面可能高于丙 |
| C.海湾形状影响,乙污染可能重于丙 |
| D.地质构造影响,乙地势可能高于丙 |
下图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各题。
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23° | B.43° | C.47° | D.57° |
X日M地的昼长为
| A.6小时 | B.9小时 | C.12小时 | D.18小时 |
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0点,则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圈,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各题。
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乙和丁 | B.甲和乙 |
| C.丙和丁 | D.甲和丁 |
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户外自由旅游活动要会使用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同学在此活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各题。
甲组同学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乙组同学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相互照应、彼此可见,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