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09年,“共同体”一词变得炙手可热。日本新首相今年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重提建立“亚太共同体”,东盟早有意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此前,全球已有“西非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美洲国家联盟”(原南美洲国家共同体)等。共同体的纷纷建立表明 ( )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已经完成 | 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 D.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
|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袁伟时教授认为:“五常的道德规范应是建立在人类共同价值——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假若仁、义、礼、智、信不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它只能为宗法专制服务。这些普遍的共同价值规范,应该是世界各国都可以接受,而且能够跟中国传统结合起来的。”作者强调五常道德规范( )
| A.是人类普遍的共同价值规范 |
| B.优于人类普遍的共同价值规范 |
| C.应该批判地继承 |
| D.包含了平等和民主、法治的观念 |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
|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
|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万物的本源”。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