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计算机网上阅卷的特殊性,对考生填涂和书写答题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特别提醒考生答题时切勿写得密密麻麻。
B.在“两会”这样一个为国家事务建言献策的平台上,有些记者漠不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睁大眼睛寻找带有娱乐色彩的“雷人雷语”,这种倾向令人不安。
C.我不知道“非物质遗产”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不知道怎么申报“非物质遗产”,如果有关部门的人员牵头,我一定鼎力相助。
D.他写文章联想丰富,但课堂上经常想入非非,出神入化,心思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老师喊他回答问题,他也经常听不到。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成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A.“敬事而信”,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信任老百姓。
B.“节用而爱人”就是执政者要节约用度,爱护下属人民。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C.“使民以时”,施政应立足于百姓,充分考虑人民利益,役使百姓应该不违背农时。
D.孔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仍是“为政以德”。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彻税”,改善国家的财政收入。)
B.“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孔子认为如果你觉得不守丧已经可以心安理得了,那么也可以一年为底线。)
C.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曾子看来,孔子的道可有“忠恕”二字来概括,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的具体化)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的“均”都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列对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行得通。)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
C.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D.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桓公杀公子纠,杀不死,管仲又去辅助他。)

下列对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老百姓就不能存在了。)
B.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果是大夫操纵了国家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不失掉的)
C.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不可跟世人同群,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自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典籍。)

下列各组成语不是完全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A.陈力就列大动干戈化若偃草手足无措
B.患得患失舍生取义与民同乐任重道远
C.分崩离析发愤忘食无所不至仁人志士
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以贯之博施济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