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①,征为厩丞。官事辨,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②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然独宣以小至大,能自行之,难以为经。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郡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
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伯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使督之,犹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③。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避法焉。
——节选《汉书•酷吏列传》
注:①上:汉武帝。②主父偃及淮南:指两个人。③渠率:首领。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狱:罪行
B.数废数起废:罢官
C.而吏民益轻犯法轻:浅薄
D.为檄告县趋具趋:快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难以为经虎符发兵以兴击
B.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C.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往往而群发觉而弗捕满品者

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咸宣“严厉残酷”的一组是(    )(3分)
①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
②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
③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④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
⑤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
⑥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青将军让咸宣到河东买马,发现咸宣很能干,就向皇上推荐。咸宣被征召到京城当厩丞,然后几起几落,曾一度得到重用。
B.成宣获罪的原因是他使吏卒进入上林苑蚕室门,格杀了成信,因此被交付法官判罪,后来他自杀了。
C.汉武帝时期盗贼滋生,朝廷遣使者发兵攻打盗贼,斩杀大部分的盗贼,取下首级多达万余个,然而犹不能禁止。
D.朝廷颁布的“沈命法”,以督责官吏擒捕盗贼,结果事与愿违,小吏因为害怕被杀,不敢告发盗贼,郡府也让下属不要多言。由此一来,盗贼则越来越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记稻鼠
(唐)陆龟蒙
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于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①,棹楫支派者入,屝屦②无所污。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昼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仅得葩坼穗结,十无一二焉。无何,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虽庐守版击,殴而骇之,不能胜。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吾闻之于《礼》曰 “迎猫为食田鼠也”,是《礼》缺而不行久矣。田鼠知之后欤?物有时而暴欤?政有贪而废欤?《国语》曰 “吴稻蟹不遗种”,岂吴之土,鼠与蟹更伺其事而效其力,歼其民欤?且《魏风》以硕鼠刺重敛,硕鼠斥其君也。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况乎上捃其财,下啖其食,率一民而当二鼠③,不流浪转徙聚而为盗何哉?《春秋》虫蝝生大有年皆书,是圣人于丰凶不隐之验也。余学《春秋》,又亲蒙其灾,于是乎记。
【注】①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坌:水泽或低湿的地方也变得尘土飞扬。②屝屦:两种鞋子。③二鼠:指田鼠和家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月不雨:下雨
B.农民转远流稻本渐:浸渍,灌溉
C.昼夜如赤子  乳:喂养
D.一民而当二鼠  率:一律,一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欠欠救渴不暇/其乎?其不然乎?
B.十无一二/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C.硕鼠刺重敛,硕鼠斥其君也/其竟此而殒其生乎
D.于是记/生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B.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C.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D.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把文言文材料中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12分)
(1)无何,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
译文:
(2)田鼠知之后欤?物有时而暴欤?政有贪而废欤?
译文:
(3)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译文: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裴楷字叔则。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钟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事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忘倦。武帝为抚军,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吏部郎缺,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以楷为吏部郎。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转中书郎,出入宫省,见者肃然改容。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楷正容仪,和其声气,从容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武帝大悦,群臣皆称万岁。
楷性宽厚,与物无忤,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穷乏。尝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梁、赵二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族。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与山涛、和峤并以盛德居位,帝尝问曰:“朕应天顺时,海内更始,天下风声,何得何失?”楷对曰: “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时任恺、庾纯亦以充为言,帝乃出充为关中都督。充纳女于太子,乃止。平吴之后,帝方修太平之化,每延公卿,与论政道。楷陈三五之风,次叙汉魏盛衰之迹。帝称善,坐者叹服焉。《晋书·裴楷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弱冠:二十岁左右
B.辟相国掾,尚书郎迁:晋升
C.议当否平:通“评”,评议
D.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僚采:有文采的人

下列句子全都表现裴楷“聪明而有见识”的一组是
①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忘倦。
②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
③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④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⑤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
⑥楷陈三五之风,次叙汉魏盛衰之迹。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楷经钟会推荐,被征辟为相国掾,成为皇帝的亲信,晋朝的法律基本上也都是由裴楷起草的。
B.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帝位能传多少代,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只有侍中裴楷,神态自如,侃侃而谈,最终让武帝龙心大悦。
C.裴楷性格宽厚, 但生活不主张俭约朴素,堂兄裴衍喜欢他的别院,他就慷慨相送,还把每年向梁、赵二王索要的几百万租钱,来散发给自己家中的穷亲戚,人们因此嘲笑他。
D.由于裴楷、任恺、庾纯等弹劾贾充,皇帝就让贾充出京任关中都督。贾充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太子,这件事情才被废止。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穷乏。
(2)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3)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共24分)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有删节)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②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③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④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⑤,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②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比“子”更亲切。③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④假而:假如⑤苟亟来以广是道: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仆自固无取卜:占卜
B.笑侮,收召后学犯:冒着
C.南越中数州被:覆盖
D.则仆固愿悉陈所得者中:心中

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抗颜而为师利乘便,宰割天下
B.至无雪已今其智反不能及
C.若定是非教吾子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致天下之士
D.为不敢也决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A.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 B.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或师焉,或不焉

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首先说自身条件差,够不上当老师的资格,婉言谢绝了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当然,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
B.接着,作者从师道衰落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举韩愈“抗颜而为师”受到嘲笑打击为鉴,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师道之衰,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柳宗元说,已经陈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还提到,从中立的来信可知,中立对作者文章的过誉,只是中立特别喜欢的缘故。
D.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

翻译: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起元传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
行取入都,注湖广道御史。方候命,值京察。……居二年,御史命始下。
会太仆少卿徐兆魁以攻东林为御史钱春所劾,起元亦疏劾之。奸人刘荩臣,疏诋顾宪成。起元愤,力斥其谬。荩臣遂讦起元,益诋宪成。起元再疏极论,其同官翟凤翀、余懋衡、徐良彦、魏云中、李邦华、王时熙亦交章论列。……吏部侍郎方从哲由中旨起官,起元力言不可。吏部尚书赵焕出云中、时熙于外,起元劾其背旨擅权,坐停俸。
寻巡按陕西,风采甚著。卒以东林故,出为广西参议,分守右江道。柳州大饥,群盗蜂起,起元单骑招剧贼,而振恤饥民甚至。移四川副使,未上。会辽阳破,廷议通州重地,宜设监司,乃命起元以参政莅之。
天启三年入为太仆少卿。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遇大水,百方拯恤,民忘其困。织造中官李实素贪横,妄增定额。苏州同知杨姜署府事,实恶其不屈,摭他事劾之。起元至,即为姜辨冤,且上去蠹七事,语多侵实。实欲姜行属吏礼,再疏诬逮之。起元再疏雪姜。魏忠贤庇实,取严旨责起元,令速上姜贪劣状。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忠贤大怒,矫旨斥姜为民。实以此敛威。
六年二月,忠贤欲杀高攀龙、周顺昌六人,令其党李永贞、李朝钦诬起元为巡抚时乾没帑金十余万。矫旨逮起元,缇使至漳州,士民大惊,又传闻退赃即可赎身,于是父老在四城门设了木柜,号召投钱。不数日钱满,缇使也为之感动。周起元被押解至京,落于都指挥佥事许显纯之手。许“略晓文墨,性残酷”,杨涟等十余人皆死其手。周起元身受严刑,屈打成招,九月毙之狱中,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后人称周起元、高攀龙等七人为“后七君子”。
(选自《明史·周起元传》,有删节)
【注】①行取: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清初沿袭。②顾宪成:东林党领袖。③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④乾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⑤缇:指逮捕犯人的骑兵。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顾宪成诋:毁谤
B.荩臣遂起元讦:攻击
C.且上去蠹七事,语多实侵:侵犯
D.旨斥姜为民矫:矫情

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周起元“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起元愤,力斥其谬②而振恤饥民甚至③实以此敛威④起元再疏雪姜⑤吴士民及其乡人无不垂涕者⑥起元益颂姜廉谨,诋实诬毁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起元按行取制度赴京待命,拟任湖广道御史,但由于无端被卷入党派之争,两年后才正式任职。
B.周起元同情并支持东林党,多次上奏疏弹劾那些诋毁东林党的朝中大臣,他也因此而被贬官。
C.周起元廉洁爱民,巡抚苏、松十府,不取百姓一丝一物,并与贪婪蛮横的李实直接展开斗争。
D.周起元被诬告后,漳州的父老百姓在四个城门设了木柜,号召人们为他凑足钱,想为他赎身。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巡按陕西,风采甚著。
(2)乃命起元以参政莅之。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离娄下》)
对以上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该文段中主要是阐述了什么样的人才是贤者。
B.“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一句体现出大禹、稷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所以得到孔子的尊崇。
C.“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孟子的意思是说,应正好衣冠,然后“往救之”,方不失君子风范。
D.因为颜回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孔子认为他是贤者。

为什么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