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的《时宪历》等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吏)的攻击。康熙帝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时宪历》,杨光先被革职。此段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有 (   )
①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      
②南怀仁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使者
③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④杨光先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自由平等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导致成为“丧家之犬”等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民主德国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民主德民公民逃入西柏林。”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柏林墙是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标志 B.柏林墙的修建缘于西德已经法西斯化
C.柏林墙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隔离开 D.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201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共签署政府有关合作文件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3个,总金额约150亿美元。这一活动最能体现新时期我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坚持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