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称东盟10+1。是指由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材料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中国与东盟主要产品竞争力            材料三泛亚铁路东线方案示意图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5)题。
(1)东盟以                  和                  两种气候类型为主;该气候类型下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等;该区盛名的矿产资源是                         。
(2)结合材料二,目前东盟最有利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和                          工业。
(3)根据材料三,泛亚铁路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稻米的重要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4)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天气条件是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东盟,请简要分析东盟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
(5)东盟诸国中新加坡的经济水平最高。电子和石油化工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电子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石油化工的发展则依赖于本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川气东送工程干线分布及长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于的分布不均和不平衡,要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和性。
(2)简述川气东输工程对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中缅油气管道线,加强同中亚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简述这些举措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4)简述图示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开发水能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

读20世纪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最佳区始于年代,这些产业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2)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简述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3)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简述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读欧亚大陆轮廓图及沿40°N气温、年降水量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40°N附近P、Q两地降水的差异。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
降水的成因
P地


Q地



(2)沿40°N亚欧大陆上1月平均气温变化的特点,影响的主要因素是。7月均温最高值出现在90°E附近,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3)图中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特点是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4)P地所在国西班牙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挥本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柑橘和蔬菜生产,成为欧盟人的“菜蓝子”;同时,该国还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实施“精准农业”(根据作物生长过程需求考虑施肥和用药)等。他们的生产理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甲市政府提出了在非耕地(戈壁石滩)上建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元旦、春节上市)。

(1)简析 “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
(2)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3)阐述甲市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的有利条件。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橡胶寒害是由于寒潮或冷空气侵袭使当地气温骤然下降到橡胶树所能忍受的温度以下, 或低温累积到橡胶树所能忍受的程度下限时发生的灾害。下图示意我国某岛屿橡胶寒害指数的空间分布。

(1)比较甲、乙两地橡胶寒害指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岛易出现旱灾的自然原因。
(3)简述丙市发展橡胶工业(生产汽车轮胎等)的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