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我国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通过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结合材料一,谈谈振兴文化产业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二 国内一些电影制片方或发行方,为了追求影片的市场效益,吸引更多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人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场预期。针对虚报票房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行政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制片方的道德自律。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说明虚报票房问题产生的原因。
(3)就如何消除虚报票房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材料三 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南京举行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就中欧关系及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2月1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赖因费尔特和巴罗佐。胡锦涛指出,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着眼长远,坚持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方向;二是着眼共赢,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三是着眼大局,妥善处理中欧关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4)材料三中体现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5)中欧之间有何共同点?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
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应如何作为。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落实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中,对某省甲乙两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资料摘要:
甲县某村和乙县某村的问卷调查情况
问题 |
选项 |
甲县某村 比率(%) |
乙县某村 比率(%) |
你在村委会 选举中的态度 |
A.选群众公认的当家人 |
44.3 |
100 |
B.选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
22.3 |
0 |
|
C.不参与,选谁无所谓 |
33.4 |
0 |
|
村里重大事项的决定 |
A.村委会讨论决定 |
32.3 |
0 |
B.村委会说了算 |
43.2 |
0 |
|
C.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
24.5 |
100 |
|
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满意程度 |
A.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前 |
66.9 |
——- |
B.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后 |
97.6 |
——- |
|
C.没注意观察 |
2.4 |
——- |
|
村里的财务情况 |
A.公开了,没去看 |
44.5 |
0 |
B.公开了,去看过 |
48.4 |
100 |
|
C.不知道 |
7.1 |
0 |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在问卷调查中,乙县村民参与村务民主管理的具体方式及其意义。(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可谓“国家年报”。国家统计局还首次公布了2013年以前十年的基尼系数(如下)。
注: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 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学家们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时下,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无所不在。“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小桥流水小巷古道,国粹凤凰国宝熊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元素”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
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十年间,文化领域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鲜亮的成绩单:580多家出版社、3 000多家新华书店、8 50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等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图书出版物和日报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