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与解释不一致的是
| 编号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60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燃放的焰火 |
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
| B |
在农田施肥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不能与氯化铵混合使用 |
一定条件下,K2CO3与NH4Cl会发生反应,有“跑氨”现象 |
| C |
漂白粉因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久而变质 |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 |
| D |
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
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00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
|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
| C.若分别加入25mL 0.1 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
|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
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浓度为0.02mol/L的下列溶液:
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 ④NaHS04溶液 ⑤NaHC03溶液 ⑥氯水
其中可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A.①④⑥ | B.②⑤⑥ | C.①④ | D.②③⑥ |
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 A.含有H+离子的溶液 | B.c(OH-)=1×10-8mol/L的溶液 |
| C.c(OH-)<c(H+)的溶液 | D.pH小于7的溶液 |
20℃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20℃,此时容器内气体
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NaOH吸收后,容器内几乎变为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
是()
| A.C3H4 | B.CH4 | C.C3H8 | D.C2H6 |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50℃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
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 C2H4 | B.CH4 C3H6 | C.C2H4 C3H4 | D.CH4 C3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