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月12~18日,长春市某中学组织高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来到车间、超市等进行劳动体验,收获很大。有一学生在她的实践心得中写到:“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践,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但是,对于—些理论的东西,还是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真的很辛苦。”可见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
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
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
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
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
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
为然,反而会认为你缺乏自信,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
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