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据此回答32—33题。
32.《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改变了过去城市代表比例高于农村代表比例的传统。这一规定 ①体现我国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有利于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意味着农民开始真正享有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体现国家依法保障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说明 ①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完全相同的权利 ④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④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清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B.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C.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
D.史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
在中国,古人有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
C.必须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D.应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系列公共事件,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催生出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请如“什锦八宝饭”、“做人不能太CNN”、“府卧撑”、“范跑跑”、“扬不归”、“驴友”、“山寨”等等。对此认识不正确是
A.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 |
B.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 |
C.文化传播总要通过媒介才能实现 |
D.互联网具有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的强大攻势 |
2008年12月19日徐本禹荣获“改革开放30年山东十大青年楷模”称号,几年前他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攻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这表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
A.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 B.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张家界将自己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将祖宗留下的真名改为电影里虚幻的山名。在广大网民的强烈反对下,这个闹剧才算收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考是: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斗争日趋激烈 |
C.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
D.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湮灭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