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畜牧业是赤峰市某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是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该区政府决定从管理体制、经管机制和生产方式上进行彻底变革,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决定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人工种草、棚圈建设、饲料机械和禁软舍饲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动群众,加快生态畜软业的发展,实现生态畜软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该区政府对政每年安排部分专项经费,并随着对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加大政府对生态畜软业的投资力度。并对退拚还林还苹和因政策性减畜而减少的收入予以补偿。
(1)联系材料一,简要说明该区政府相关决策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公平”是人们普遗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基尼系数的数位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超均匀。国际通行标准是将基尼东数警戒后定为0.4。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约约3恰,按凰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差约为4倍。
材料二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列经济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杜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一些人因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巨大财富,面对为富不仁,面对富二代炫富,一些社会学家深表忧虑,并以传统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对国家提出警示。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加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材料三目前,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揭示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16分)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A市某校组织了一个班的学生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
现有劳动力 |
2 032人 |
2年内预计 新增劳动力 |
95人 |
|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
初中文化水平 以下者 |
163人,约占42% |
初级工及无技术 等级的人员 |
306人,约占73% |
|
实现再就 业281人 |
就业企业 |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
就业领域 |
第二产业83人,第三产业218人 |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A市政府和劳动者提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14分)
(3)结合材料中的就业现象,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课题研究的目的。(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材料三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 |
GDP(万亿元) |
人均收入(元) |
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
2004 |
600 |
16.0 |
6179 |
5.62 |
2006 |
1149 |
20.9 |
7668 |
6.70 |
2008 |
1947 |
30.1 |
10271 |
6.31 |
2010 |
3443 |
39.8 |
14394 |
7.54 |
2011 |
4322 |
47.1 |
16241 |
10.40 |
材料四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