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从社会的基本规律看,这体现了(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 B.生产力必须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 |
| C.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 D.要注意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
“旧题新做”“新题旧做”是一位高三同学总结的做题经验。所谓“旧题新做”就是考试中遇到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注意与旧题不一样的地方;所谓“新题旧做”就是看起来从没见过的题,一定有以往旧题的经验可以借鉴。以下哲理最能概括该同学做题经验的()
| A.系统优化的方法 |
| B.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
| C.一分为二的方法 |
|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 A.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关系整体的成败 |
| B.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没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 |
| C.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 D.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 |
“打老虎”、“埃博拉”、“主席套餐”、“境外追逃”、“反占中”等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A.客观符合主观 |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
|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句歌词体现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 D.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
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