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09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我国大陆蔓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甲流”防控;卫生部要求各级防疫部门严格落实防疫法的规定并提出“甲流”诊疗指导方案;公安部要求做好“甲流”防控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国家组织有关部九积极开展疫苗研究、试验和接种工作。
材料二
2009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的常务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要在各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材料三
在“甲流”防控和诊疗过程中,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内权威医疗部门推出了“甲流”诊疗方案,其中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最受瞩目;北京市储备200万份抗“甲流”的中药;石家庄市推行“中医药方剂——嘲莲抗感汤”进校园,用于防控“甲流”。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动“甲流”防控工作的。(6分)
(2)运用经济常识中 “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6分)
(3)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4)党为什么十分重视“甲流”防控工作?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防控“甲流”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要求
A.减少农产品出口,满足我国对本国农产品需求 |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D.改变农村土地承包权,发展多样化经营模式 |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广泛支持,其原因有
①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主导者
②“亚投行”为相关国家提供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
③各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④“亚投行”有利拓宽相关国家生产要素流动空间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2014年3-10月,人民币依次与新西兰元、英镑、欧元和新加坡元四种货币实现直接交易,至10月底,人民币实现了与八种货币直接交易。从国际贸易人民币直接结算到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融资和境外人民币金融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正在迅速拓宽,也大力支持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大有可为
②生产全球化推动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③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我国企业“走出去”
④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稳定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2014年12月23日,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说,要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2015年关闭2000处以上,2016年全国煤矿压减至1万处以内。此举措出台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产能
②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④提升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014年以来,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财政支出和税制结构。以下改革措施与其带来的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财政支持节能减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
B.把高能耗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调节产品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方向 |
C.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促进投资需求增加 |
D.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使公民依法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