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世博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
2010年5月1日,会期长达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正式开幕,这是综合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目前上海世博会已经确认的参展方达到242个,预计观众多达7000万人次,多项纪录将创造世博会159年以来的历史之最。2010年因此被称为“世博年”。“世博年”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和世界的共同机遇。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博年”可以给我国带来哪些机遇。(8分)
(2)请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说明我国怎样做才能抓好这一机遇,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微博技术以其短小、便捷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微博的兴起是因为它

A.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B.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能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
D.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菜根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从文化角度来讲,君子能“近之而不染”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B.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C.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D.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汉语也将和英语一样推行等级考试。汉语能力测试将于今年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我国即将推行的汉语能力测试
①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根本性措施
②可以有效遏制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汉语发展的消极影响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汉语水平
④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手段,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能揭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的是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两者是统一的
C.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D.事物的变化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矛盾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