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徐光启《农政全书》共60卷,分l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
A.当时农业落后 | B.当时政府关心灾情 |
C.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 D.农民起义频发 |
杨简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此可知,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最重要手段 |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
C.读书明理属于做人的基本准则 |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
我国宋代(960~1279年)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进行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
C.中央决策层已初具内阁制雏形 |
D.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 |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
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该论述反映了科学以及自然哲学的新方法()
A.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
C.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
意义 |
地理大发现 |
视野开阔 |
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思想 |
宗教改革 |
否定教会权威 |
启蒙运动 |
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
达尔文进化论 |
神学受到了严峻考验 |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
教会影响力减低 |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