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 Na2FeO4+ NH3↑+7NaOH
③Na2FeO2+ Na2Fe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
201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
B.提倡步行或利用自行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 |
C.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常见的水溶剂 |
D.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3泄漏时常常不易被察觉 |
C.一旦NF3泄漏,可以用石灰水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
D.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l023,则生成22.4L NO气体 |
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 |
B.CaC2能水解:CaC2+2H2O= Ca(OH)2 +C2H2↑, 则Al4C3也 ![]() |
C.O2与![]() |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
关于物质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 |
B.在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
C.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 |
D.为检验钠盐中是否混有钾盐,直接观察焰色为黄色,则不含钾盐 |
利用下列可逆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99.9%的高纯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 80℃时,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Ni(CO)4的生成 |
B.180~ 200℃时,气态的Ni(CO)4会分解出纯Ni |
C.提纯过程中,CO(g)的量不断减少 |
D.温度越高,Ni(CO)4(g)的转化率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