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 Na2FeO4+ NH3↑+7NaOH
③Na2FeO2+ Na2Fe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
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
A.胶体 | B.溶液 | C.悬浊液 | D.乳浊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O原子的质量是16g/mol | B.12g镁原子的个数为NA |
C.CO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 D.氢的摩尔质量为2g/mol |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
B.ClO2是氧化产物 |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
将0.20mol·L-1的NH3·H2O溶液和0.10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H4+)>c(Cl-)>c(H+)>c(OH-) |
B.c(Na+)+c(H+)=c(Cl-)+c(OH-) |
C.c(NH4+)+c(NH3·H2O)=0.10mol·L-1 |
D.c(NH4+)>c(Cl-)>c(OH-)>c(H+) |
某有机物具有如下结构:HO--CH2COOH;在下列所述各反应中,该有机物不能发生的是
A.与NaOH溶液的反应 |
B.与浓溴水的反应 |
C.加成反应 |
D.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