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份,由于受连续寒潮天气影响,辽东湾海域出现海冰。今年1月初,低温天气并未出现任何缓解迹象,黄渤海海冰发展成为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冰情,1月底时渤海海面约40%左右被海冰所覆盖。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黄渤海海域海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海冰减小了冰下海水的昼夜温差
②该海域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且冰缘线与海岸线趋于平行
③由于海水大面积结冰,可使潮汐和洋流减弱甚至消失
④消除该海域海冰的有效方法是加热融化和海冰淡化的资源化处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哪项不是海冰带来的危害 ( )
A.封锁港口、航道,阻碍航运
B.破坏海洋工程建筑物和各种海上设施
C.危害浅水海洋养殖业和捕鱼业
D.破坏海洋生态,鱼虾绝迹,鱼汛消失
图中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 A.A | B.B | C.C | D.D |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2~24题。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 B.“之”字型分布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
|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19~20题。
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
| A.北半球。高气压 | B.北半球,低气压 |
| C.南半球,高气压 | D.南半球,低气压 |
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 A.伏旱天气 | B.梅雨天气 |
C.出现台风 | D.寒冷天气 |
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