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精神取得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东西方分别出现了 ( )
| A.百家争鸣——人文主义萌芽 | B.儒学独尊——基督教产生 |
| C.理学诞生——人文主义萌芽 | D.礼乐制度——罗马法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 A. | 共和制度的确立 | B. |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
| C. |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 |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下列对二战后现代主义美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充分反映了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困惑 | B.使用金属、玻璃为绘画材料 |
| C.线条粗犷、形式夸张、富有装饰味 | D.艺术表现形式千奇百怪,使人产生困惑 |
创作了歌剧《茶花女》,推动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的人物是
| A.罗西尼 | B.威尔第 | C.比才 | D.舒曼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德国音乐家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
| B.柴可夫斯基给俄国音乐带来了世界声誉 |
| C.贝多芬代表古典音乐的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开端 |
| D.波兰作曲家肖邦被称为“歌曲之王” |
19世纪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民族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 |
| 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
| 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 |
| 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