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表:2009年中央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授入情况
  
(1)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把保
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方向
转变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和图表,从经济学角度看.怎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A地现有100万亩竹林,该地采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生态修复等手段,注重生态保护,开展科学的竹林经营。
穿·竹——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一系列复杂工艺提炼竹纤维,经过纺丝制成棉状的新型纺织纤维,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类服装的400多倍。
喝·竹——从竹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竹叶黄酮是食品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一大“宝”。
游·竹——大竹海年迎游客500万,旅游收入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
A地生产的竹产品涉及板材、竹纤维、工艺产品、医药食品等七大系列3 000余个品种。一支成品竹的原始价值15元,经过深加工,能产生60多元的附加值。竹产业总值达到108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本地居民年平均增收6000余元。
A地是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一根翠竹”功课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2012年11月29日,艺术节山东省筹委会正式启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宣传口号、宣传画征集活动。要求体现好“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体现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体现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和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艺术节期间将举行丰富的文艺活动、众多的艺术院团将搭建起省内外以及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全国观众带一场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艺术飨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本届艺术节给我们的文化创新有什么样的启示?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以合肥为龙头,融淮南、六安、桐城在内的“合肥经济圈”引起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兴趣,他们搜集资料,展开讨论,并一致认为:为实现新景象,合肥经济圈应做到“两要”:一要根据经济圈内不同的实际,大力开发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别山红色旅游,桐城、寿县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二要加快建立经济圈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经济圈文化繁荣。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两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