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截止2月5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在大旱面前各地坚持科学抗旱,动用增雨火箭、高炮、飞机等手段“向天邀雨”,效果明显,但“邀雨”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这说明 ( )
①客观条件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③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人们利用自然物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运会成为了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它以其融万邦风情、纳异域特色的文化吸引着人们驻足流连。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者由此开阔了视野,感受异域文化魅力。这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 |
D.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
2015年4月8日,编造“漳州古雷腾龙化工项目发生爆炸起火死人”谣言并发布虚假图片的违法嫌疑人张某,被漳浦县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并罚款。这说明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就越快越广,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
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
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
④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记住乡愁》,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这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现代社会正发生改变 |
B.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任务 |
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特点 |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