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2009年的清明节,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网络祭祖等方式,在祭祖扫慕追思先辈的同时,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文明新风。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应该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
C.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考古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的过去和现在,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表明:()
①没有对局部的透视就难以把握整体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局部
③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不可能产生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7月18日,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后,杭州湾产业带内的绍兴与嘉兴、杭州、宁波等城市可实现一小时到达,进一步缩短了和上海之间的车程。材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③整体统率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④任何事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着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每年全国“两会”关于英语教育改革的声音亦不绝于耳。北京、江苏高考英语改革方案一经向社会公开,就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实践观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1月12日,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进行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在人工潜入300米深海底探宝的能力上,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联系能突破其固有的联系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