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文学史,从楚辞剑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数的文学家创作出许多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被载入史册,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成为记录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忠。这启示人们
| A.只有经典文化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
| B.文学作品的创作只能通过市场化运作 |
| C.文化产品的生产要努力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 |
| D.发展先进文化要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果 |
读苏轼的诗:“竹外桃花三
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 |
| C.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 D.要不断积累文化知识 |
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表明()
| A.各国文化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
| B.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与矛盾,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 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 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表明()
A.文化 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
|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 1998 |
葡萄牙 |
里斯本 |
海洋—未来的财富 |
| 1999 |
中国 |
云南 |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
| 2000 |
德国 |
汉诺威 |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
| 2005 |
日本 |
爱知县 |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
| 2008 |
西班牙 |
萨拉戈萨 |
水与可持续发展 |
| 2010 |
中国 |
上海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
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0年1月1日~17日,中国侨联主办的“五洲同春”文艺晚会在加拿大、美国的六场演出,场场成功、场场精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
化走向世界,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