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 P地所在的地形单元是
A.塔里木盆地 | B.青藏高原 |
C.东北平原 | D.准噶尔盆地 |
该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问题。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何处可见到著名观潮景象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寒冷漫长 |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
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读图完成问题。图中农业区主要分布的地形主要在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C.河边滩地 | D.河流三角洲 |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①紧临矿产资源
②沿河流建设
③紧临农业区
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
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
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
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问题。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A.寒潮、酸雨 | B.酸雨、水土流失 |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D.土地荒漠化、寒潮 |
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A.纬度和海拔 | B.纬度和土壤 | C.纬度和地形 | D.降水量和地形 |
不属于东部地带的农业基地的是
A.长江三角洲 | B.黄淮海平原 | C.松嫩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