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4~15题。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 B.<400,>25 | C.>400,<25 | D.<400,<25 |
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
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水系图。完成题。图中反映中间高四周低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四地中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表1是东半球和南半球的陆地与海洋所占比重表,由此可知
A.北冰洋位于甲半球内 |
B.甲半球陆地比重小于北半球 |
C.印度洋不在乙半球内 |
D.乙半球海洋比重大于甲半球 |
图中圆圈AXBPYA为地球大圆(圆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弧AB为赤道,括号中的数据为X、O、Y三地的地理坐标。完成题。B地的经度为
A.120ºE | B.30ºE | C.60ºW | D.120ºW |
P地位于B地的
A.正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题。甲河流ab段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 | B.自东北向西南 |
C.自西北向东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1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2为与图1对应的等高线图。完成题。图1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
A.山谷、山顶、山脊 | B.山脊、鞍部、山谷 |
C.陡崖、鞍部、山谷 | D.山脊、山谷、峡谷 |
图1中的P地对应图2中的
A.M处 | B.N处 | C.X处 | D.Y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