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读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赤壁)
辛弃疾
雪堂迁客①,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注】①雪堂迁客,即苏轼。
(1)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有评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相同,你认为呢?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 (Zhan,三声):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
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送客还幽州
李益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向表现出来?
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 漏 子
牛 峤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①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②,记情事,唯愿两心相似。收泪雨,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①《轮台》:边地乐曲 。②挑锦字:古有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丈夫一事,词中代指写信。词中有一处与唐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情景写法相似,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这是一首写思妇的词,文字虽少,却能一波三折,曲尽思妇的情感变化。对此,请作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