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
A.汛期长,流速慢 B.无明星汛期 C.含沙量大 D.水流平稳,易泛滥
4.图示河流河口附近等深线向海洋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 )
A.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形成海岭 B.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使海水逐年变浅
C.滥采滥挖珊瑚礁使海水逐年变深 D.填海造陆使海水逐年变浅
5.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向越来越大,对此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A.禁止滥采滥挖珊瑚礁 B.经常使用挖泥船清除泥沙
C.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l:100 00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临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甲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下图示意2009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
D.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
B.南方低山丘陵区 |
C.内蒙古高原 |
D.黄土高原 |
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土壤盐碱化 |
C.森林减少 | D.荒漠化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读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A.高温多雨 | B.炎热干燥 |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 D.气旋活动频繁 |
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状况是
A.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
B.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
C.两地区降水都偏多 |
D.两地区降水都偏少 |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 D.丁地:乳畜业——市场 |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