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D.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父亲将其染色体,通过儿子传至孙女体细胞中大约有多少条
A.23条 | B.46条 | C.0~23条 | D.0~22条 |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四个,编号1、2、3、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改不合理的是
编号 |
实验处理 |
30min内上浮叶圆片数(片) |
|||
叶圆片来源 |
叶圆片数(片) |
自来水(mL) |
NaHCO3(g) |
||
1 |
A |
10 |
40 |
0 |
2 |
2 |
B |
10 |
40 |
1 |
6 |
3 |
C |
10 |
40 |
3 |
4 |
4 |
D |
10 |
40 |
5 |
5 |
A.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用其雄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得植株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成为
A.18+XY | B.18+XX | C.18+XX或18+YY | D.9+X或9+Y |
下列哪项比例符合1:1
A.用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一代后产生的有放射性15N的DNA分子和无放射性14N的DNA分子数量之比 |
B.酵母菌消耗3mol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和消耗2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所产生CO2体积之比 |
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 |
D.并指患者(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与正常人婚配后生下一正常女儿,则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和患并指的概率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