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正确的是( )
| A.外界温度由40℃降到37℃的过程中发生兴奋的感受器有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
| 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
| C.冬季汗腺活动比夏天弱得多,说明人体冬天散热量小于夏天 |
| D.汗腺活动加强都与体温调节有关 |
如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测得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 |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 B.玉米秸秆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来实现的 |
|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有机物分解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
| D.在荔枝无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 A.2n/5m | B.2m/5n | C.n/5m | D.m/5n |
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 A.抑制有氧呼吸 | B.促进有氧呼吸 | C.抑制无氧呼吸 | D.促进无氧呼吸 |
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
| A.②③②③ | B.①③②③ | C.②③①② | D.③②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