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 B.曾纪泽收回伊犁 | C.刘永福抗法 |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
周恩来在出席某国际会议期间夜以继日地工作,当地(指瑞士)的报纸上曾赞扬说,中国的总理与众不同,休息日也不见他出来游览,真正是一心一意为会议。这次会议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 |
C.提出了解决国家争端的基本准则 | D.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决议 |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连战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③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④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①② |
1957年,周恩来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分。我们应当强调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单干’。……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宪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爱的大家庭。”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 | B.指出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C.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 | D.蕴含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 |
1953年12月,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次选举大会
A.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落实了新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 |
某些历史语言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浓缩和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下列各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打土豪,分田地”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②③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