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反应堆泄漏,造成当地13万居民紧急疏散,作为被迫迁移的难民,他们属于下列中的
A.环境难民 | B.战争难民 | C.政治难民 | D.经济难民 |
下图甲是“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是“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
B.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
C.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
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地的气候特点是 ( )
A.温和湿润 | B.寒冷干燥 |
C.高温多雨 | D.炎热干燥 |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 B.干冷的中纬西风 |
C.干冷的极地东风 | D.冷湿的极地东风 |
我国对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
A.① | B.⑤ | C.③ | D.④ |
2015年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的中心在我国南海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所经过海域风力达16~17级。下图为台风“苏迪罗”行进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超强台风“苏迪罗”中心于2015年8月5日17时移至南海甲海域,预计其移至我国海南岛东南方乙海域时的时间大约是( )
A.8月6日6时 | B.8月7日6时 |
C.8月6日23时 | D.8月7日20时 |
中央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气象信息预测台风的移动路线和方
向,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RS | C.GIS | D.数字地球 |
关于台风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酷暑伏旱 | B.补给淡水资源 |
C.减轻干旱程度 | D.减少地质灾害 |
监测台风路径的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
A.太阳辐射 | B.太阳活动 |
C.太空垃圾 | D.大气运动 |
下图为“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 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