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请根据资料回答下面两题。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 | B.政策 | C.地形 | D.市场 |
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 B.土壤条件 | C.交通条件 | D.政策 |
下图为105°E附近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 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 m | B.230 m |
C.250 m | D.300 m |
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 |
B.看到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
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
下图示意人口1亿以上的某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回答下列问题。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人口总量一直在上升 |
B.该国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 |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吸纳移民政策起实效 |
该国最有可能是
A.俄罗斯 | B.德国 |
C.美国 | D.新加坡 |
甲折线在河流下游随干流流程变化较小,主要原因是
A.河道宽阔、水深 | B.多条支流注入 |
C.形成了地上河 | D.河道多弯曲 |
读下图“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国地形形成过程中参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 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
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山麓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
C.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大黄鸭”携带的测速设备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 B.遥感技术(R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数字地球(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