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表,在西周时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
一般称谓 |
||||
妻(正配) |
|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
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征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
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
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
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 D.强调法律的权威性 |
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
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
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