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荷兰在亚洲侵占的殖民据点有
①印度沿海   ②菲律宾    ③印度尼西亚   ④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下图根据《1898年英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编制。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甲午中日战争从根本上冲击了英国侵华利益
B.英国对清朝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C.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
D.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

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在 33750 -- 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则达到57500一86250公斤。这()

A.反映出明清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B.表明明清统治者未执行“海禁”政策
C.说明“重本抑末”政策有夸大嫌疑
D.证明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白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对这一传说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封制
B.江苏安徽一带战国兼并战争很激烈
C.古代的姓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传承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