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主要是因为其
| A.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 B.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
| C.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 D.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 A.《布列斯特和约》 | B.《凡尔赛和约》 |
|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 D.《四国条约》 |
下表是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法国 |
1:28 |
英国 |
1:57 |
| 德国 |
1:32 |
俄国 |
1:107 |
A.战争中俄国人口伤亡最少
B.战争中法国人口伤亡比例最高
C.战争中德国人口伤亡总量仅次于法国
D.战争中,英国人口伤亡数量比俄国多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 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十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 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
| 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
| B.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 |
| C.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
| D.“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 |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 |
| 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 |
| 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 |
|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