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三幅图,完成各题。
(1)分别写出图甲中a河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和图乙中b河流注入的大洋名称,并简析图乙中湖泊对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2分)
(2)隆冬时节图甲、图乙两区域均可受到图丙所示天气系统影响,简述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8分)
(3)图甲中的城市以汽车工业著称的是哪个?并说明该城市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4)说出图甲、图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及其共同注意的环境问题。(8分)
如图为“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两地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请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发展的不同条件。
水源 |
水运 |
劳动力及科技 |
|
鲁尔区 |
内河航运发达 |
||
辽中南 |
水源不足 |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14分)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甲图)和黄河水系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分析A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B折线在河口至陕县段迅速上升的原因。(5分)
(4)简述黄河郑州以下河段的特征。(4分)
(8分)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与岩石分布图,科考工作者在P、T、K三种岩石中分别找到古生代(距今约5.7亿年~2.5亿年)、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0.65亿年)和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现在)化石,Q为花岗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并简述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
(2)简述Q类岩石转化为K类岩石的过程。
(3)图示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选择公路而不选择铁路。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特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的成因。(3分)
(3)据图说明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并分析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