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 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
| C.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 | 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 B.平型关战役 |
| C.太原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
列宁曾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一看法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是
| A.给封建专制以致命一击 |
| B.使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 D.使列强“以华治华”侵略策略破产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A.中法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维新变法 | D.日俄战争 |
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
|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