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业救国”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商品的渗透
③巩固了资产阶级对政权的控制      ④限制了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走上歧途。”她所指的人是

A.蒋介石、陈独秀等 B.汪精卫、陈独秀等 C.张作霖、蒋介石等 D.蒋介石、汪清卫等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提出“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

A.敦促日本与国际联合 B.把东北置于列强共管之下
C.要求中国与之调查合作 D.要求国联成员联合对付日本

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王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集团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此时已全面走向腐朽,成为众矢之的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本国封建势力

1928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的外部原因是

A.中共发动武装起义 B.日本威逼东北独立 C.国民政府财政困难 D.奉军大举南下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B.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要求
C.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初步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