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
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
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
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 组或染色体变异 |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 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
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A.基因型 | B.相关基因的结构 | C.产生配子的类型 | D.产生配子的比例 |
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
A.与纯种抗锈病的小麦杂交 | 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 |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 | D.自交 |
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区别是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 |
B.两者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 |
C.两者的碱基排列序列不同 |
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
信使RNA离开合成部位到达核糖体上,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1层 | B.2层 | C.3层 | D.0层 |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A.2和1 B 0.5和0.5 C.0.5和1 D.1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