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地区tl至t4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
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2.造成该流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表数据,回答21~22题。

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依次是

A.川、晋、内蒙古、辽 B.辽、晋、川、内蒙古
C.川、辽、晋、内蒙古 D.辽、川、内蒙古、晋

表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此阶段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B.城市化速度越快,人均GDP增长越多
C.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DP增长越多
D.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

读甲、乙两图,完成第19~20题。

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图中宝山的主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 固体废弃物污染④ 噪声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读图,回答第18题。

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沉积-兴建仓库
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建防护堤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5~17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

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