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此话不能反映

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
B.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
C.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间的认知
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此段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近代中国往往开风气之先
C.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与近代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中西交流有关,也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干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1页)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