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新现象反映了
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 | 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
唐初,各州遍置常平仓,以国有钱本贱时收桑、贵时出粜,平抑粮价。唐代宗时,刘晏竭力加以改革完善,“丰则贵籴、歉则贱粜”。刘晏被害后,政府全面实行官销制度。这说明唐朝时期
A.私商资本增殖困难 | B.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 D.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
历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由此可知
A.历史学家描述历史事实缺乏客观性 |
B.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无法统一 |
C.历史研究无法离开历史事实而存在 |
D.历史事实只有在特定时段内才有价值 |
据所学判断,图3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经济指标(1966至198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情况(%))
A.美国 | B.苏联 | C.日本 | D.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