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德国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目的是
A.寻求自己的安全保障 | B.解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 |
C.放弃反共产主义的主张 | D.联合苏联对付英法的威胁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 B.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 D.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