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3)。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1-3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相同     
C.高度较低      D.无法确定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与滑坡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寒潮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回答题。

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
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图为“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图”, 读图回答题。

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提高产量、调运畜产品
C.使用煤炭、广种薄收、过度放牧 D.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有计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无限性

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

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不同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C.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D.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